2018.04.18【福氣的臺灣人】第255次聚會全紀錄

【福氣的臺灣人】第255次聚會全紀錄

臺灣人權文化協會與水源社、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一起合辦《文青水曜日,島嶼文化講堂》,此講堂的演講延續「福氣的台灣人聚會」場次。

♣本次演講訊息:
【時間】2018.04.18 (週三) 晚上 6:30~8:30
【地點】臺中市文化中心地下一樓視聽放映室 (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主題】一份後318的行動者觀察
【主講人】黃綺瑀

  FB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34593166845258/
報名方式:
(1) 因座位有限,請您事先報名,以便工作人員為您準備舒適的場地。
(2) 活動報名請填寫『 GOOGLE 表單
(3) 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加入講堂志工的行列,志工報名請FB私訊。
(4)《島嶼文化講堂》FB: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SEREUNION/
合辦單位:臺灣人權文化協會、水源社、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講者介紹-

講者:黃綺瑀 老師
學歷:
就讀花蓮女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經歷:
花蓮女中采風社(校刊社)社長、花蓮女中班聯會 文書、東海大學住宿權益行動小組 總召、東海大學學生議員、東海人間工作坊 幹部、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 幹部、東海大學工會 發起會員、花生洄家 成員、第十六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營 工作人員

-講題摘要-

高中時正值台灣社會運動又新一波高峰的階段,而後高三時318爆發,當時的無力憤怒,讓我決定大學要來西部求學、搞運動,並在未來想辦法洄游洄瀾為家鄉貢獻自己在西部成長所獲得的養分。
來到中部的三年,接觸到許多的議題、運動與組織,包括國族、學權、工會、環保、土地等,發現國家、社會、整體結構,每個議題與領域都複雜的環環相扣,並不是簡單的衝場、憤怒就可以真正改變什麼,我深切的感受到,若將自己信奉的價值作為日常的真正實踐,並且在個人與團結組織的面向上共同努力撐出一些空間、時間甚至對話,才有真正的可能進步


《文青水曜日,島嶼文化講堂》
臺灣許多的人文歷史值得這個美麗島嶼上的人們來認識,但因過去的殖民壓迫、高壓統治,使得當時的人們無法享受到本土人文歷史的滋潤。現今社會步入民主化,這豐富的人文內涵需要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因此我們舉辦《島嶼文化講堂》,希望藉由一場又一場的演講,來補足體制教育的縫隙,並為臺灣的文化注入普世價值的人權觀。人文歷史是社會的靈魂,過去空白的部分,希望透過與您分享的內容,一起來填滿,《島嶼文化講堂》期待您的蒞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