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人權日《多元&尊重》踩街&園遊會─行前記者會【採訪通知】

2017世界人權日《多元&尊重》活動─行前記者會【採訪通知】

♦ 時間:2017年12月1日(週五)09:30~10:30
♦ 地點:臺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160號7樓之5,04-2320 7929(臺灣人權文化協會辦公室)
♦ 聯絡人:2017世界人權日活動總召 蔡智豪,電話:0915123070、LINE ID:tsaijrhao
♦ 與會民間團體:

臺灣人權文化協會理事長/何嘉雄;台灣自由夢生活藝術家/江川龍二;法布甜副理/劉靜芳;台中市海線社區大學經理/王睿晨;水源社/廖崇倫;中部共生青年組合成員/蔡妍俞;壹零玖伍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官安妮;自己的房間性別書店/蔡善雯;臺灣實驗教育聯盟秘書長 蔡佩伶;道禾實驗學校高中學人/范振新、蘇瑋傑、李權哲、張鈞評、謝維蓁、吳子濬;上學好日子/張宴僖、王紫苓;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蔡智豪;保證責任台中市友善農產加工運銷合作社秘書/林雨璇;上詮資訊有限公司綠能事業部經理/林明慧;彰化春風扶輪社秘書/黃秋鳳;臺灣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苗栗宣倡隊/鍾姍姍;東京奧運正名行動小組成員/王奕凱

♦ 與會官方單位: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教育局、環保局
♦ 流程:
09:30~09:40世界人權日《人權教育》活動
09:40~09:55民間團體六大訴求
09:55~10:10官方代表回應
10:10~10:30記者提問與採訪

«2017世界人權日活動訴求新聞稿»

一、世界人權日《人權教育》活動

今年12月10日12:00~18:00世界人權日《人權教育》活動,由臺灣人權文化協會及60幾個民間社團共同舉辦,地點位於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對面美術園道。本次活動邀請嶺東高中樂旗隊引領踩街遊行,遊行路線:國立臺灣美術館→五權西路一段→美村路→向上路一段→英才路→五權路→五權西路一段→國立臺灣美術館,全程2.3公里。

活動亦在美術園道進行《人權教育》的闖關、義賣園遊會。臺灣是多元族群的社會,尊重亦是人權的基本價值,故許多不同的團體分別就「教育、性別、農產、醫療、社福、環境、原住民、新住民、移工、街友、司法改革、台灣意識等」於活動中進行交流,希望藉此增進不同社群的彼此了解。

在《人權教育》的園遊會中,為了使台灣社會的轉型正義更加前進,當天中部共生青年組合的攤位,除販售二二八相關議題商品外,另還有台灣民主事件的版畫展的展出與導覽,希望能藉此讓每個來參加的民眾對於對於過去威權時期的認識更加深入。其他各項人權倡議的攤位,主辦單位也特別設計集點闖關,藉此鼓勵大眾參加,認識各個議題的內涵,闖關集點可到義賣攤位換取折扣或贈品。義賣商品、贈品非常豐富,寓教於樂,值得親子一同來參加。

為了降低PM2.5空氣汙染、二氧化碳排放,本次活動電源使用「氫燃料發電機」及「太陽能發電系統」。公民社會是每個公民都需負起應負的責任,故藉此活動希望推動民間自發性的環保行動。

活動當天亦邀請許多外國友人參與盛會,此活動之目的希望向全世界宣告《臺灣願意與其國家同步,共同來追求人權的普世價值》,也呼籲政府每年12月訂為《人權教育月》,透過交流來強化不同族群的連結,進而讓臺灣成為互相尊重、互相扶助的社會。

二、民間團體六大訴求

1.要求落實人權教育,制訂每年12月為人權教育月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1966年12月16日亦通過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至此人權的體現已成為普世價值。但台灣卻直到威權統治結束後,人們才開始學習人權。為了讓臺灣社會成為具有人權內涵的文化,故我們要求政府每年12月訂定為「人權教育月」,透過體制教育與民間活動,共同推展人權的價值。

2.要求弱勢族群關懷,建立跨社群交流與互助的平台

臺灣是多元的社會,但許多人因不認識另一族群,而常產生歧視。免於歧視是基本人權,為了讓臺灣社會各族群能互信與互重,故我們要求政府建立跨社群的交流平台,透過不同族群的相互認識,來減少歧視,並透過交流,來讓社會的資源有效地幫助到弱勢的族群。

3.要求性別人權,落實性別平等多元的人權價值

性別人權是與我們每一個人切身相關卻又容易被忽略的權利,如至今婚姻平權仍未落實,甚至男女的「薪資所得、財產分配、家務與照護工作」仍有差距,男女在性與身體自主權上的權力仍不對等。故我們要求政府改善性別人權,對性少數的關懷應從目前的同性戀者,擴及到所有的性少數族群,如跨性別者、性工作者和愛滋感染者等,以落實性別平等多元的人權價值!

4.要求教育選擇權,推動教育多元化,讓教育回歸人民自主

教育權是基本人權之一,但現今體制教育卻朝向功利主義發展,教育須回歸教育的本質,教育也須因應不同的族群文化,而有所不同,國家是由人民所組成的,故我們要求政府讓教育回歸人民自主,推動教育多元化,讓公民具有教育的選擇權!

5.要求環境生存權,制訂各項總量管制,推動國家永續的理想藍圖

當代人口爆炸、環境汙染、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問題,已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生存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如果無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存權,那麼其它權利都是空中樓閣。故我們要求政府考量臺灣有限的土地資源、水資源、自然資源,訂定人口總量、排碳總量、汙染總量,並依此推動國家永續的理想藍圖。

6.要求住民自決權,推動聯邦制,建立台灣為多元族群互相尊重的國家

臺灣人口約2,330萬,面積35,882 平方公里,相較於瑞士人口約834萬,面積41,285平方公里,但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以人口、面積、族群的多元性相較,臺灣應可適用聯邦體制。為追求《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理念,故我們要求住民自決權,推動聯邦制,希望讓台灣成為多元族群互相尊重的國家,並藉此維護原住民族的權利,強化原住民族既有的體系、文化及傳統。

♠ 2017世界人權日踩街&園遊會活動資訊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