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9【福氣的臺灣人】第238次聚會影音全紀錄

【福氣的臺灣人】第238次聚會影音全紀錄

臺灣人權文化協會與水源社、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一起合辦《文青水曜日,島嶼文化講堂》,此講堂的演講延續「福氣的台灣人聚會」場次。

♣本次演講訊息:
【時間】2017.08.09 (週三) 晚上 6:30~8:30
【地點】臺中市文化中心地下一樓視聽放映室 (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主題】原住民的主體意識
【主講人】 利格拉樂•阿烏老師

 

  FB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5439352428325/
報名方式:
(1) 因座位有限,請您事先報名,以便工作人員為您準備舒適的場地。
(2) 活動報名請填寫『 google 表單
(3) 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加入講堂志工的行列,志工報名請FB私訊。
(4)《島嶼文化講堂》FB: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sereunion/
合辦單位:臺灣人權文化協會、水源社、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講者介紹-

利格拉樂.阿烏(Liglav A-wu),排灣族布朱努克部落,依據外婆的說法,是1969那年初秋,芒果香瀰漫山谷時出生的孩子。在平地完成了高中教育,早期曾與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共同創辦《獵人文化》雜誌,為台灣原住民自創的第一份人文刊物。因雜誌業務需求,阿烏深入各山地原住民部落從事田野調查,這段經驗成為她往後創作的泉源。第一本書《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於1996年出版,為第一本問世的個別原住民女作家創作。

漢名高振蕙,既是排灣族也是外省二代,二個名字、二種身分、二種認同,數十年來始終在身分認同的河流裡跌跌撞撞,流離在父系與母系的家族故事中,著有《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紅嘴巴的vuvu》、《穆莉淡Mulidan:部落手札》等散文集,以及《故事地圖》兒童繪本,編有《1997原住民文化手曆》。

原住民文學雖在1980年代末期即逐漸見到成果,但原住民女作家的聲音卻非常微弱,創作相當稀少,阿烏是其中質量上最為可觀者。

-講題摘要-

原住民往往面臨多種身分的衝擊,幾十年來的時局變換,在本省、外省、原住民、女性等多重身分的衝突下,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台灣人,在台灣這個多元的環境中,該如何去尋找自己的初始,又如何和當代的多變共處….

 

-------------------------

《文青水曜日,島嶼文化講堂》
臺灣許多的人文歷史值得這個美麗島嶼上的人們來認識,但因過去的殖民壓迫、高壓統治,使得當時的人們無法享受到本土人文歷史的滋潤。現今社會步入民主化,這豐富的人文內涵需要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因此我們舉辦《島嶼文化講堂》,希望藉由一場又一場的演講,來補足體制教育的縫隙,並為臺灣的文化注入普世價值的人權觀。人文歷史是社會的靈魂,過去空白的部分,希望透過與您分享的內容,一起來填滿,《島嶼文化講堂》期待您的蒞臨!

《島嶼文化講堂》為社會教育,並以公眾性為主,目的在深化臺灣人們的文化內涵,及推動人權的普世價值,希望藉此培養具有人權內涵的臺灣文化。
-------------------------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