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6【福氣的臺灣人】第212次聚會

【福氣的臺灣人】第212次聚會

【時間】2016.07.06 (週三) 晚上 6:30~8:30
【地點】臺中市文化中心地下一樓視聽放映室 (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主題】點亮白色勇氣-《活摘》紀錄片公益放映暨座談會
與談人朱婉琪 律師 / 醫師反強摘器官組織( DAFOH) 亞洲區法律顧問
                     朝建勳 醫師 /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主辦單位】臺灣人權文化協會/台中市醫界聯盟/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內容簡介】

                          2016 點亮白色勇氣   關注活摘 解救生命
         榮獲多項國際大獎  紀錄片《活摘》2016年將在台中公益放映

十幾年來,台灣數以千計的民眾前往境外移植,特別是到中國。在資訊不明的情況下,患者普遍對移植旅遊可能面臨的醫療風險、道德危機及法律問題不清楚,買賣器官與仲介行為其實都已經觸法,可能面臨刑責,也可能成為中國大陸活摘器官黑市交易的推手。

為喚起民眾境外器官移植風險的關注,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與臺灣人權文化協會及台中市醫界聯盟共同舉辦「2016點亮白色勇氣」活動,希望以國際獲獎紀錄片《活摘》的巡迴放映,用平實的影像,讓更多台灣民眾、醫療相關人員及病患,有機會獲得透明真實的資訊,維護知的權利。

「白色象徵純潔、關懷與堅持真相」,黃千峰醫師描述這部記錄片中許多病人、調查律師及醫師們的勇氣與堅持,終於揭開了黑幕下的真相,讓包括他在內許多人都非常感動,衷心盼望2016巡迴放映計畫,能以勇氣點亮,生命的希望。

本次映後座談會更邀請朝建勳醫師及「醫師反強摘器官組織( DAFOH)」亞洲區法律顧問朱婉琪律師,傳遞台灣2015年七月通過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正法案內容,強調杜絕非法、保障合法並擴大器官捐贈制度的精神,努力為台灣打造一個又安全又安心的器官移植環境。

「我們相信,杜絕非法來源,將提升合法體制的發展」黃千峰醫師表示,兩年來該協會推動《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正法案,就是希望維護台灣病人安全、拯救無辜被強摘器官的生命,同時更是在捍衛醫學倫理與人道尊嚴。

本次《活摘》紀錄片公益放映暨座談會,將於105年7月6日(三)晚上6:30至8:30,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B1視聽放映室舉行。

 

器官哪裡來? 八年調查紀錄片 榮獲多項國際大獎 

抱著「對中國器官來源與黑市買賣」的問號,加拿大導演李雲翔展開8年追蹤,紀錄2位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___大衛.喬高先生和大衛.麥塔斯先生,針對在中國發生的活摘器官及非法交易市場的獨立調查,沒有血腥鏡頭、卻有難以忽視的證據。

李雲翔介紹,在他執導的這部影片中,還有3位到中國去換器官的台灣人,其中有兩位換腎、一位是換肝,她們勇敢地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想這個經歷對很多人是很有觸動的,包括作為患者面對器官衰竭生與死之間的選擇,還有去中國大陸面臨了很多驚心動魄的故事,觀眾看了會覺得很能感同身受」。

這部記錄片在2014年完成,一舉獲得第74屆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___皮博迪獎(Peabody),該獎項與奧斯卡金像獎、普立茲獎齊名,必須從1200部作品脫穎而出,並獲得17位評委「一致同意」才能獲獎,被視為是美國廣播電視的最高榮譽。2015年更獲得國際廣播協會(AIB)國際調查記錄片大獎,該獎項歷年多由CNN、BBC等國際巨頭媒體獲獎。《活摘》紀錄片在國際間履獲大獎,顯示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發生的活摘器官事件開始重視。

李導演表示,這部片已經在十幾個國家的公共電視台播出,澳大利亞民族電視台SBS的黃金時段專題報導節目Dateline中播放後,更取得了年度第二高的收視率。另外,包括加拿大國家廣播電視公司(CBC)、西班牙最大的電視台和歐洲多國電視台也都陸續播出,估計觀眾已近千萬。

導演李雲翔說,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和更多亞洲觀眾分享,尤其台灣有很多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從道德選擇或從患者自己生命健康的角度,都很有必要去了解中國大陸器官移植的風險,「我相信透過觀看《活摘》影片了解後,對他自己或親朋好友都很有幫助」。

20160706 Human Harvest-2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